n128305

2024年,上海一男子,和女友逛商场,捡到一条价值14万的金项链。男子趁没人看见

2024年,上海一男子,和女友逛商场,捡到一条价值14万的金项链。男子趁没人看见,赶紧装兜里。第二天,失主报警,没想到男子却说,他以为那条项链是假的,扔了。失主勃然大怒,要求男子赔14万。男子认为失主在敲诈,于是两人闹到法院!   “我捡个东西,又没偷,凭啥要赔四万五?” 法院庭审现场,男子男子拍着桌子愤怒的说道。   据上游新闻2024年2月21日报道:那天,男子陪女友逛上海某商场,行至二楼通道拐角处,女友突然指着地面喊:“那是不是条金项链?” 男子凑过去打量:链子泛着金属光泽,可款式普通,做工也不像高端货。   他当下断定:“肯定是假的,不值钱。” 担心被周围人看见惹麻烦,他迅速把项链揣进裤兜,装作无事发生,继续和女友逛街。殊不知,这条被他瞧不上的项链,是失主陈先生(化名)花14万定制的“宝贝”,陈先生从事高端珠宝定制生意,这条项链是为重要客户设计的专属款式,镶嵌工艺和材质都极为考究,一旦丢失,不仅要赔付客户,还会砸了自己的信誉招牌。   发现项链丢失后,陈先生疯了似的折返商场寻找,调遍监控才发现被男子捡走。他连夜报警,民警联系男子时,男子还理直气壮:“我以为是假项链,回家就扔垃圾桶了,现在上哪找去?”   陈先生又气又急,当场提出索赔14万元。男子觉得对方“狮子大开口”,坚称自己“没偷没抢”,拒绝赔偿,双方矛盾升级,最终闹上法庭。 庭审中,男子反复强调“真以为是假货”,可法官的判决打破了他的“理直气壮”。   法院认为,无论拾得者是否知晓物品价值,都负有妥善保管或送交公安等部门的法定义务*。男子捡到项链后,既未报警寻找失主,也未妥善保管,反而因主观判断“不值钱”就随意丢弃,导致项链彻底灭失,这一行为属于“重大过失”,最终,法院综合项链实际价值、男子的过错程度,判决其赔偿陈先生4.5万元。   判决结果在网上引发热议:   有网友说:“捡到东西不找失主还扔了,这操作也太离谱了吧!”,   也有网友疑惑的说:“如果真以为是假货扔掉了,也算过失吗?”   其实法律早已明确:拾得遗失物,应返还权利人;无法返还时,必须妥善保管,否则需对损失承担责任。男子的教训在于,他把“主观判断”当成了“免责理由”,哪怕真认为是假货,也该交给警察,而非随手丢进垃圾桶。   路边的遗失物,从不是“捡到就能自由处置”的物件。一个看似随意的举动,或许就触碰了法律边界。男子赔付的4.5万元,不止是为项链买单,更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:面对拾得物,多一分谨慎,少一分任性,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基本的负责。  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?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!